今天是六一儿童节,这既是小朋友的节日,也是成年人返璞归真的日子,甚至有人说,“其实儿童节是给大人过的,小朋友那么开心,每天都是儿童节。”所以,当我们埋首于成人世界时,每年的儿童节就成了一个温柔的提醒,提醒我们要像孩子一样保持童心,才不会成为无趣的大人。

今天这篇《夜读》,写给所有已经长大的“过期儿童”们

第一篇
小时候,我们总是迫切地渴望长大,渴望“长大”这个词里那些不被管束的、可以自己做主的部分:

拥有可以任意锁门不被闯入的房间,拥有挑食和不吃香菜的底气,拥有吃“不健康”的辣条和可乐的自由,拥有买自己喜欢的零食和玩具的干脆,拥有玩到天黑睡到自然醒也不会被父母絮叨的痛快……

那时候,觉得只要做到这些,就是很厉害很快乐的大人了。

如今,你长大了,长成了一个把小时候的这些愿望基本实现了的大人,你努力学习和工作,慢慢自力更生,终于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,让儿时的念想陆续得到回应:你可以买所有颜色的彩笔;你实现了辣条和汉堡自由;你可以去喜欢的人的演唱会;你可以光明正大地看小说;你可以养一条自己的小猫,而不用父母同意;你可以在获得成绩后自己犒赏自己,而不是等待别人奖励……

但同时,你也会发现,大人的世界不是点石成金的童话,那些“得到”和“自由”里,也有许多无奈、压力和责任,你必须很努力,才能让自己站定。

至此,小时候的你和长大后的你遥遥相望,彼此羡慕也彼此欣慰,终于达成了一种延迟的相互理解。

祝贺你,“过期儿童”,你通过自己的努力,长成了没有让自己失望的不错的大人,你值得为自己骄傲。

第二篇
小时候,我们总觉得生活里有很多“天大的事”:

到了校门口发现忘了带作业,期末考试有一门没及格,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碗,不小心弄丢了课本,不小心吞了一粒西瓜籽,最好的朋友说不跟我玩了,老师说要给爸妈打电话……

那时候,这些事所带来的无助和绝望都是真实的,当它们发生的时候,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,自责和茫然像山一样压下来,让我们只想逃跑和哭泣。

但是长大后,我们会知道,这些是很小的事,它们都可以解决:

没带作业就跟老师好好解释;不及格就吸取教训下次努力;打碎的盘子不值什么钱,你没受伤才是万幸;肚子里的西瓜籽并不会长出西瓜藤;好朋友和你疏远不一定是你的错……

如果小时候是如此,那么长大后的很多事也一样,许多当下觉得过不去的事,最后也总会过去,就像当年那个在校门口哭泣的孩子,不也已经一步步走到了这里。

抱抱你,“过期儿童”,艰难的时刻总会过去,你要做的是继续向前,去往新天地。

第三篇
小时候,我们总会做很多无聊的小事:

看蚂蚁搬家,等石头开花,赤着双脚满院子疯跑,张着嘴巴对风扇啊啊啊,把饮料倒在瓶盖上学大人一口口嘬饮,慢慢关冰箱看光什么时候灭,把床单披在身上假装女王,“打”不过小伙伴就哭着找妈妈……

然后,好像还没准备好,我们就已经在大人的世界里了。

长大了,就好像不能再像孩子那样了,会有人语重心长地告诉你“要有大人的样子”,会有人严肃地提醒你“不能随便哭了”,但如果所谓“大人的样子”是世故和面面俱到,是伪装和暮气沉沉,那你大可不去理会,因为童心和成熟从来不是矛盾的,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,“心怀童真,是成年人最大的高明。”

谁说30岁不可以吃儿童餐,谁说奥特曼是小朋友的专属,谁说看蚂蚁搬家是浪费时间,谁说大人就不能撒娇和哭泣……奔三的年纪,我们仍可做重返三岁的梦。大朋友们,游乐园就在那里,想去就去,不要犹豫。童年不可追,但童心不可丢。

祝福你,“过期儿童”,祝你无论几岁,都能知世故而不世故地活着,一直可爱,永远被爱。

最后修改:2024 年 06 月 02 日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